我從小就對美食有著特殊的喜愛,每次品嘗一道美味佳肴,都仿佛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與幸福。在眾多的美食中,我對魯菜扒原殼鮑魚有著特殊的喜好,不僅因為它味道鮮美,更因為它獨特的制作工藝和融合的中華美食文化。
魯菜扒原殼鮑魚是山東青島沿海地區(qū)的傳統(tǒng)名菜,這道菜色香味俱佳,鮑魚肉質(zhì)細嫩,味道鮮美。再澆以芡汁,透明油亮。將鮑魚肉制熟后,又分別盛在各個原來的殼內(nèi),它的造型美觀又名貴。是一種造型和盛器雙重配合的杰作,原殼置原味,面目一新。
制作魯菜扒原殼鮑魚的過程,是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。首先,將帶殼鮑魚洗凈,放入沸水中稍煮。煮的時間不能過長,一燙即可。然后撈出把肉挖出來,片成0.16厘米厚的片。凈冬筍、火腿肉均切成長3厘米,寬1.2厘米,厚0.16厘米的片。草魚宰殺治凈,片取凈肉200克,切片洗凈剁成泥,放入碗內(nèi)。
魚泥內(nèi)加濕淀粉、黃酒、味精、精鹽、雞蛋清、蔥姜末,攪拌均勻,倒在大平盤內(nèi)攤平。將鮑魚殼放在含堿5%的沸水中,用毛刷或草根刷子刷洗干凈,再入開水煮過撈出控干水分。洗凈的鮑魚殼口朝上,整齊地擺在魚料子上,讓其站住坐穩(wěn),上籠蒸5分鐘取出。
炒勺內(nèi)倒入清湯500毫升,加精鹽、黃酒、火腿肉片、冬筍片、味精煮沸,再放入鮑魚片煮至五分熟,撈出瀝干水分。炒勺內(nèi)倒入魚肉片,加蔥姜末、水發(fā)蟲草花,再倒入剛剛煮鮑魚的湯,調(diào)入鹽、味精、黃酒、糖,煮至魚肉熟爛。淋入濕淀粉勾芡,最后淋上燒熱的花椒油和蔥花。
煮好的鮑魚片、魚肉片和蔬菜片,分別放入原殼中,將原殼擺放在盤子上。再將濃郁的芡汁慢慢澆在鮑魚肉上,使其更加美觀誘人。最后,撒上一層金黃的蔥花,瞬間讓整道菜肴更加生動。
品嘗這道魯菜扒原殼鮑魚,仿佛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美食之旅。鮑魚肉質(zhì)鮮嫩,入口即化,與魚肉片、冬筍片的脆嫩口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每一口都如同品嘗到了大海的味道,匯聚著山東沿海地區(qū)的豐富食材。濃郁的芡汁搭配上清香的蔥花,更讓人感受到了鮑魚豐富的口感層次,同時也彰顯了魯菜豐富的調(diào)料技巧。
吃這道菜,仿佛是在欣賞一幅美麗的畫卷。鮑魚原殼猶如大海中的珍珠,閃閃發(fā)光,散發(fā)著大自然的魅力。每一道制作工序都透露著廚師的匠心之作,使人由衷地感嘆大自然與人類智慧的完美結(jié)合。
魯菜扒原殼鮑魚不僅是一道美味的佳肴,更是一種傳統(tǒng)文化的體現(xiàn)。在品嘗這道菜的過程中,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廚師們對于美食的敬仰與熱愛,以及對傳統(tǒng)手藝的傳承。這道菜讓我們在繁華的現(xiàn)代生活中,找到了一份寧靜與慰藉。吃這道菜就像是在品味一首古老的詩篇,不僅讓人流連忘返,還讓人陷入對美好時光的沉思。
當(dāng)然,這道菜肴也是一種分享的藝術(shù)。邀請親朋好友共聚一堂,共同品味這道扒原殼鮑魚,無論是品嘗美味,還是交流心得,都讓人感受到了友情、親情與愛情的美好。它讓我們明白,美食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,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和人際關(guān)系的紐帶。
魯菜扒原殼鮑魚這道美食,既是一種視覺、味覺的享受,也是一種精神的滋養(yǎng)。品嘗這道美味佳肴,我們似乎能穿越時空,回到那個樸素的年代,感受到那種簡單的幸福。而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也懂得了要珍惜當(dāng)下,感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。
總之,魯菜扒原殼鮑魚作為一道典型的中國傳統(tǒng)美食,其制作過程、味道、視覺呈現(xiàn)和背后的文化都讓人感受到了美食的魅力。品嘗這道菜,不僅讓我們擁有了一段難忘的美食之旅,還讓我們在品味中得到了人生的感悟與啟示。這正是真正的美食所帶給我們的無窮魅力。所以,不妨在閑暇之余,邀請三五知己,共同品味這道美食,讓它帶我們進入一個美妙的味覺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