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深圳鋪地暖這件事,仿佛是一個“笑話”,尤其是在外地人眼中。很多人可能第一反應是:“深圳還需要地暖?冬天才幾天?”更有一些人直言不諱:“在深圳鋪地暖,都是人才?!边@背后,潛藏著對南方冬季寒冷獨特性的無知,和對“舒適生活”的不理解。
從氣候?qū)W的角度來看,深圳的冬季的確不長,按標準來說,冬天來臨的日期僅僅是在連續(xù)五天的日均氣溫低于10℃后才算入冬。根據(jù)過去30年的氣候數(shù)據(jù),深圳的冬季平均長度大約13天。然而,就是在這短短的13天里,濕冷的空氣卻足以讓許多人感到不適,尤其是像李楠這樣體質(zhì)怕冷的本地人,根本沒辦法忍受那種進入屋內(nèi)就像被打入“冷宮”的濕冷氣候。
“李楠堅決鋪地暖,是為了給家里帶來更多的溫暖”,她解釋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時,眼中透露出一絲倔強。在廣東的冬天,不同于北方干冷的寒意,這里是“濕冷”的典型代表——你可以穿上厚厚的衣服,裹得嚴嚴實實,但一陣濕氣撲面而來,骨頭都快被凍透了。這也是李楠決定為新家鋪設地暖的原因。她的家中有一個小孩,總是光腳走路,而濕冷的天氣讓孩子得了濕疹。在深圳的冬天,家里沒有地暖,簡直是煎熬。因此,她毫不猶豫地花費6萬多元安裝了全屋電地暖。
而地暖安裝后帶來的舒適感,遠超李楠的預期。即使外面只有5℃,她依然能在室內(nèi)穿著短袖,光著腳踩在溫暖的地板上。她那時的幸福感,仿佛是從心底涌上來的,“穿短袖,光腳丫,這才是我想要的冬天?!比欢铋埠芸彀l(fā)現(xiàn),雖然地暖讓她的生活質(zhì)量大大提升,但它帶來的電費賬單卻讓她的銀行賬戶瞬間感受到了“冰冷”。每天電費從15元激增到140元,幾乎是原來的十倍。
不止李楠,其他一些深圳的居民在安裝地暖后也有類似的困擾。像林哥,他是深圳地暖市場的另一位“先鋒”,最初家人和朋友都極力反對他的決定。深圳可不常見地暖的安裝,這讓他不僅在安裝地暖的選擇上面臨著巨大的壓力,連施工師傅都不好找。即便是廣東本地的地暖師傅,也常常一聽到“廣東安裝地暖”,就會不自覺地露出疑惑的表情:“真的要在廣東裝地暖嗎?”對此,林哥感慨良多:“連做這行的師傅都能感受到大家的質(zhì)疑和不理解,真的是不容易?!?/p>
而說到深圳的冬天,不得不提的就是回南天。深圳的回南天可是出了名的難捱,一場濕氣撲面而來,不僅空氣濕度驟升,就連家里的墻壁也會因受潮而滲水。而安裝了地暖之后,回南天再也不需要擔心了。比如邱左家自從安裝了地暖之后,再也沒有感受到深圳冬季帶來的潮濕,家里的溫度始終穩(wěn)定在20℃以上,墻壁沒有濕氣,地板不再冰冷,即使是最潮濕的回南天,家里依舊溫暖干燥,給人一種“世外桃源”的舒適感。
所以,這不禁讓人想問:如果有條件,為什么不讓自己生活得更舒適一點呢?當其他人還在抱怨“深圳冬天冷得要命”的時候,李楠、林哥、邱左他們卻已經(jīng)通過鋪設地暖,讓自己家中的溫度穩(wěn)定在了“幸福的溫度”。他們并不想等待那些短暫的“寒冷日子”過去,而是選擇主動出擊,用舒適的生活方式消弭了所有的不適。
在深圳鋪地暖,雖然這在大眾眼里是件“另類”的事,但恰恰是在這份另類中,凸顯出了“對生活的熱愛”。地暖帶來的溫暖,遠不僅僅是身體上的,它所傳遞的更是一種追求高品質(zhì)生活的態(tài)度。很多人認為,南方的冬天“短暫而溫和”,并不需要像北方一樣投入大量精力去解決取暖問題,但對于一些人來說,那幾天的濕冷卻能讓他們深深地體會到一種“生不如死”的寒冷。而安裝地暖的選擇,并不是浪費,而是基于每個人對生活質(zhì)量的不同需求。
那么,深圳的冬天就這么“冷”嗎?這恐怕不僅僅是氣溫的問題,也不僅僅是濕冷的空氣能帶來的寒意。它反映的,恰恰是深圳人對生活質(zhì)量、對舒適生活的一種追求,甚至是一種“敢為人先”的精神。在這個快速發(fā)展的城市里,人們已經(jīng)不滿足于“過得去”的生活,他們渴望“過得好”,而地暖就成了他們追求這種生活的一種象征。
所以,在這個冬天,是否有一臺地暖,在你家中默默運行著呢?如果沒有,是不是也該考慮考慮,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一份溫暖的投資?